溫斯特德 《自然》研究:「跟有錢人當朋友」最能脫貧!比學校、家庭有用 斯特羅貝爾
撰文者:張方毓 編譯
什麼因素最有助脫貧?不是明星學校、家庭組成、或是大量工作機會,一項新研究發現,脫貧的關鍵是:跟有錢人當朋友!
由哈佛、史丹佛大學等四位教授合作的研究,8月初刊載於科學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。他們發現,對窮小孩來說,如果他們在一個跨階級友誼更多的地區生活,將顯著增加他成年後的收入。具體來說,窮小孩在一個能交到7成有錢朋友的社區長大,他未來的收入將增加2成。
這項研究有一定代表性。研究方法是用匿名方式撈取7,200萬名美國人的活躍臉書帳號,再藉由朋友、郵遞區號、大學等多種特徵估算他們的收入,研究對象範圍涵蓋美國84% 25到44歲的成年人。
在越有機會交到有錢朋友的地方生活
長大越有機會更有錢
研究把跨階級友誼稱作「經濟連結」(economic connectedness)。以明尼蘇達州的溫斯特德和喬治亞州的康利這兩個地區來說,這兩地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相近,但溫斯特德的人長大後的收入成長、社會向上流動的程度,卻比康利高,為什麼?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溫斯特德的窮人有更多有錢朋友,經濟連結程度更高。
此發現可以套用在貧富不一的社區,不管是相對較窮或相對較有錢的社區,只要那邊的人有機會結交到更有錢的朋友,該社區的社會向上流動性也越高。
除此之外,該研究還顛覆在地政府或個人試圖解決貧窮的作法。例如,學校品質對向上流動的影響程度較小,甚至不太重要。
其他類型的社會資本,包括與相似背景的人交朋友、社區中志願服務的比例,雖然也被認為很重要,但研究發現,即使缺乏這些社會資本,只要有跨階級友誼,就有助於小孩未來收入增加。
窮人到底是怎麼交到有錢朋友的?《紐約時報》採訪24歲的律師鮑伊。她說,從小到大,她的家庭都是中下階層,直到高中時她結交一位有錢朋友,她因此更了解美國大學入學測驗SAT,並請朋友的爸媽幫忙看過自傳。最後,她成為家裡第一位有碩士學位的人,之後成為刑事辯護律師。
政府和慈善組織要助人脫貧
應增加跨階級友誼機會
許多人可能會忍不住碎念:有錢朋友哪有這麼容易結交?《紐約時報》也坦承,「物以類聚」不是假話,甚至越來越嚴重。
有錢人會把孩子送去充滿同樣階級的貴族學校上課;因為不滿貧富差距,收入較低的人可能也不太願意跟有錢人做朋友。新聞網站Axios報導,收入位於底層10%的人,只有2.5%的朋友是收入在頂層10%的人。
Axios指出,給一般人的啟發是,你如果有意變有錢,或許可以敞開心胸去結識不同階層的朋友。
不過,這項發現對致力於解決貧窮問題的政府或慈善組織來說更重要。
研究指出,過去許多措施試著增加不同階級的人接觸,例如一起搭校車、住宅區劃分。但,因為這些措施只是把人聚集在一起,因此成效不好。
「想要增加經濟連結,應該更關注讓不同收入的人互動。」該研究作者之一、紐約大學財經學教授斯特羅貝爾(Johannes Stroebel)表示。
研究指出,高中可能是很好的著力點,因為不同階層的人在高中都交到類似數量的朋友,而且是他們出社會前通常交到終生好友的地方。
《紐約時報》指出,律師鮑伊就讀之高中的做法值得參考。圖書館周圍有一條長長的走廊、室外舞台和讓人聚集的四方型空間,刻意的校園佈局有助學生產生不經意的互動。除此之外,班級之間每兩天會聚在一起活動一次,讓學生跟更多人互動。
針對社會人士,《科學新聞》報導,一個非營利組織Inner City Weightlifting將貧窮背景的人培訓成私人健身教練,讓他們教導更有錢的客戶,雙方有更多機會建立友誼。
例如,30歲、非裔的富拉德跟有錢白人學生成為朋友,周末會一起去跑步。一開始,富拉德對於建立友誼感到抗拒:「我認為她們不會理解我的世界。」但友誼啟發了他,他決定轉行追求嚮往的木工生涯,有錢朋友也成為他第一批客戶。
參考來源:The New York Times、Axios、Science News